NO.136 番外一 - 独立电影人

superpanda

【番外】

第136章 番外一·后来(一)

2016年,中国大陆观影人次突破13.8亿, 首超北美, 人均一场。也大约在2016年左右,观众观影趋于冷静, “明星”等等模板失灵, 动画片等异军突起, “内容为王”的说法被业内人士不断提及, 这一年的大洗牌对资本是打击, 对观众则不是。

到了2017年, 《中国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》终于出来,只是内容广受诟病。密密麻麻的文字里只有两条比较具体, 而剩下的大片内容依然还是含混不清。不过,不管怎么说, 这总归是电影产业法治化的第一步。另外,从2017年开始,全国电影票房榜首不再总被进口片盘踞了, 本土电影取而代之, 而且优势越来越大。

谢兰生又拍了一部比较商业的警匪片,票房竟有二三十亿。虽然全年票房排名还是只有第三第四, 但他感觉挺感恩的, 这个年纪这个阅历了,还能摸到观众喜好。

2018、2019年,文化产业遭受洗礼,被业内称“影视寒冬”。过去几年, 行业监管约等于无,影视一直野蛮生长,不过,2018年,明星忽然人人自危,影视行业风险大增,热钱撤退,融资困难,各大vc/pe甚至规定投资不进影视行业,金融政策全面收紧,高杠杆也不灵验了。平台取消影票补贴,限价购买内容,同时税改开始施行,大量公司需要补税,而“限薪令”等等使得“明星模式”更难实施,内容为王的新趋势也叫热钱望而却步,泡沫几乎瞬间破灭。另外,内容监督的不确定又让行业风险更大,今天还能拍的内容明天兴许就拍不了了……总之,一连串的改变以后影视行业全面洗牌。项目减产,横店开机率减少了50%,大公司的市值缩水了75%,仅仅2019年一年,就有2000多家影视公司倒闭注销。

不过,这是行业的“寒冬”,却未必是内容的寒冬。洗牌之后,新的势力纷纷涌现,“内容”“质量”屡被提及。市场规模摆在那儿,大浪淘沙后,好的项目会被见到。

2019年,兰生又拍了片子,不过反响十分平平。

另外,2016到2019年,新未网上文艺影院上了不少文艺电影,有的用了“院线+网络”这个模式,有的用了单一网络的新模式,不管怎么说,文艺导演、文艺电影有了一个新的渠道。文艺影院一直都在,谢兰生还挺开心的。至于艺联,也上映了不少佳作,有中国的,有欧美的,有日韩的,也有伊朗等等无法获得院线垂青的国家的,有的时候票房不错,有的时候票房不佳,谢兰生等一直努力兼顾着艺术与收入,他尽量让那些好的片子不被提前下映,而是减少上映场次,比如一周只放两三场。

接下来是2020年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行业措手不及,甚至说,让整个世界措手不及。最开始,谢兰生跟电影行业的其他人一样以为一切马上就会过去、现状立即就会变好,可谁知道竟然不是,电影行业竟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,是最艰难的时候,过去,即使是在“厂标”时代,一年也有五十部的电影出来并且上映。也正是在这个时候,大众发现,电影院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大把捞金——屏幕数量早已饱和,电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2%,5个影厅,而电影的平均票房是40元,也就是说,一天放映6场左右,一家影院一年收入也只能在250万上下,还是税前,去除租金、水电、人力、维护,能剩下的就七八十万,而这甚至还不包括开影院的前期费用,比如装修、设备。